学瑜伽哲学久了,我的脑海中便有了个印记,即我们太喜欢抓着各种好的、坏的一切事物了。所以,若要放下,无论是放下的哪个阶段,都很难。幸好,我有阿汤这个工具,只要持续地练习,总会“放下”的。
选择一个练习并信任这个练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瑜伽流派或是八万四千法门。所以人们常说这一生能一见钟情的选择和信任瑜伽,一定是在过往的轮回中练习过。
选择和信任一位老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会用资质、经验、感觉等等标准去做评判和评估。
即便选择了信任,练习的过程中仍然会有犹疑和动摇。因为信任、相信终究是头脑的层面,头脑中不断在建立和重复的仍是评判的回路。
遇到让我们臣服的练习或让我们臣服的上师是一件幸运的事。可以臣服,基本上已经是无条件的信任了。
然而臣服也有着微妙的次第。我们有时在垫子上臣服,走下垫子却无限膨胀与反弹。也可能臣服于自己的上师与练习,然后去评判其他的老师或法门。
学会臣服,似乎已经接近了打破头脑限制的边缘,却也可能会走进小我更加膨胀的岔路口。
当然,可以臣服,已经很好了。从臣服于一位上师或是一个练习开始,不断的练习、不断的臣服,慢慢从垫子上的臣服,来到生活中的臣服,臣服于生活的变化,臣服于命运的无常。
讲来“放下”似乎是我们最不陌生的语言了。太多人太多书都在告诉我们要放下。然而真正的放下并不是头脑层面的放下。回忆一下我们说“放下了前任”“放下了利益”时内心的在乎就不言而喻了。
真正的放下甚至不是我们可以波澜不惊云淡风轻的提起,而是那人、事、物就像消融了一般甚至不再被想起,即使被提起、提醒、再次出现,也只是像一闪而过的念头或是流经水管的水流一样从我们身心内无阻的通道里顺畅流过,不着一丝痕迹,不起任何涟漪,不再繁衍出任何多一个的念想。
臣服于一个练习,便不再是要做、要做到,而是没有期待、没有目的、没有执着,放下所有,只是练习。
臣服于一位老师,甚至无关乎信任Ta或臣服于Ta,不是臣服Ta,而是放下自己。
一切最终都与臣服的对象无关,而只是放下。真正的放下不是告诉自己要放下,不是头脑层面的放下,而是自然而然的就放下了。练习,练习,练习,“放下”随之而来。
我们无法控制“放下”,只能不断练习。练习信任、练习接受、练习臣服......让放下自然而然的发生。
如果练习信任、练习接受、练习臣服也显得虚无缥缈太不具体,那就练习阿汤吧:)因为阿汤就是一场关于“放下”的练习。